人们常说,尽管AI图像生成器在发展,仍需要人类的创意介入,AI不可能完全取代艺术家。然而,“全自主AI艺术家”Botto刚刚在苏富比拍出351,600美元的作品,似乎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自2021年“艺术生涯”开始以来,Botto的作品已累计售出超400万美元。这位非人类艺术家不仅生成自己的创意作品,还通过一个拥有15,000成员的社区BottoDAO进行筛选,由他们决定每周哪些作品被铸成NFT,这一过程也反过来影响了Botto的创作“口味”。

Botto由德国艺术家Mario Klingemann和软件开发团队ElevenYellow共同构思。Botto至今已有“创世纪”、“间隙”以及“时空回声”等艺术阶段,并在苏富比推出了《阈限的梦境》等作品。此次名为“超然舞台:Botto,一位去中心化的AI艺术家”的展览共售出六幅NFT作品,超出预期价格。由于AI作品无法获得版权,NFT链上身份验证显得尤为重要,这赋予购买者对“原始版本”的拥有权。
Botto的合作者Simon Hudson表示:“三年时间对艺术史来说不算长,但在我们的计算未来中,这几乎可以视为‘瞬间’。Botto的展览‘超然舞台’将成为这一AI艺术实体真正意义浮现的早期信号。”苏富比数字艺术主管Michael Bouhanna则评论称:“‘超然舞台’不仅是Botto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还突显了AI对艺术的变革潜力。Botto通过集体参与,挑战了传统艺术创作的观念,向人机协作的未来迈进。”
尽管NFT市场在2022年泡沫破裂后有所冷却,但像Botto这样的AI艺术家可能为这一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不过,这种需求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观察——是人们出于新奇才购买,还是这类机器人创作的作品有真正的市场价值?目前,AI艺术依然在品牌推广中引发争议。爱尔兰交通局最近发布的AI万圣节艺术作品就因“AI标签”遭遇网友批评,说明了公众对AI艺术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