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AI部门负责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最近声称,只要在开放网络上发布的内容,就成为了“自由软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复制和使用。
在接受CNBC采访时,安德鲁·罗斯·索金(Andrew Ross Sorkin)询问他“AI公司是否盗用了世界的知识产权”,他回应说:
“对于已经在开放网络上的内容,自90年代以来的社会契约就是公平使用。任何人都可以复制、重建、再生产。这已经成为‘自由软件’,这是一直以来的理解。”
微软目前正面临多起诉讼,指控其与OpenAI盗用了受版权保护的在线内容来训练其生成性AI模型。因此,微软高管为其辩护为合法行为并不令人意外。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言论如此公开且明显错误。
版权保护的基本知识
尽管笔者不是法律专家,但可以明确的是,在美国,一旦创作完成,作品便自动受到版权保护。创作者无需申请,更不会因将作品发布在网上而失去版权。事实上,放弃版权的过程非常复杂,以至于律师们制定了专门的网络许可证来帮助实现这一点。
公平使用则是通过法院裁定的,而不是通过“社会契约”。这是一个法律防御机制,允许在法院权衡复制内容的目的、数量以及对版权持有者的影响后,进行某些使用。
尽管许多AI公司声称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进行训练属于“公平使用”,但大多数公司在讨论此事时并不像苏莱曼那样直言不讳。
在提到“公平使用”后,苏莱曼还发表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言论:
“我们作为人类的集体,除了是一个知识和智力的生产引擎,还有什么其他目的呢?”
关于robots.txt的讨论
苏莱曼似乎认为robots.txt文件的概念有些道理——即通过在文本文件中指定哪些机器人不能抓取特定网站的内容,可能会阻止他人获取其内容。他说道:
“另一个类别是网站、出版商或新闻机构明确表示‘除了索引外,请勿抓取我的内容。’这是一个灰色地带,我认为这将通过法院解决。”
但robots.txt并不是法律文件。它才是自90年代以来的“社会契约”——然而一些AI公司似乎也在忽略它。据报道,微软的合作伙伴OpenAI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