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部消息人士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透露,尽管Apple Intelligence推出已满一年,但苹果公司在生成式AI方面的实际进展仍十分有限。在即将于2025年6月9日召开的年度开发者大会(WWDC)前夕,苹果在AI领域的表现更多体现在更新包装与品牌重塑,而非实质性技术突破。
小模型对外开放,大模型仍属内部测试
古尔曼透露,今年WWDC的AI亮点将是苹果首次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使用其自研的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s)。这些模型可直接运行于苹果设备本地,规模约为30亿参数。虽然体量在业内不算大,但足以支持诸如文本摘要等基本功能,并将被集成进开发者应用中。
然而,苹果内部其实正在测试远为强大的模型。据悉,苹果目前拥有参数规模分别为3亿、7亿、330亿和1500亿的AI模型。特别是这款1500亿参数的云端模型,在内部基准测试中表现已可与ChatGPT当前版本相媲美,具备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是苹果自研AI系统中的“旗舰”。
不过,这款顶级模型目前仅限于苹果内部“Playground”测试平台使用,员工可借此与OpenAI的ChatGPT、谷歌Gemini等主流产品进行对比评估。目前并无对公众开放计划。
苹果高层分歧仍存,未决策打造自有聊天机器人
古尔曼指出,苹果管理层对AI战略仍未达成一致,尤其在生成幻觉(hallucination)风险上的顾虑,使得公司暂时搁置打造自主聊天机器人的计划。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何Apple Intelligence如今集成了ChatGPT作为内建选项。
Siri与其他AI项目纷纷延后,重心仍在“基础体验”
除了开放模型之外,苹果预计将在WWDC发布一系列较小型的AI功能更新,包括:
- 一种由AI驱动的新省电模式;
- 与Siri及AirPods集成的全新翻译应用;
- 将Safari与照片应用中的若干现有功能重新包装为“AI加持”。
这些功能更多体现为市场营销层面的“AI标签化”,而非实质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苹果多个重大AI项目进展缓慢,面临延期:
- 全新对话式Siri:原计划替代现有Siri,拥有更自然语音交互能力,现已无限期推迟;
- Shortcuts应用AI升级:原计划通过Apple Intelligence实现更智能的自动化,但推迟至2026年后;
- AI健康服务“Mulberry”:旨在支持Health应用回答医疗问题与分析健康数据,但与Siri面临相同的技术障碍;
- 网页智能问答服务“Knowledge”:模仿Perplexity,仍处于早期原型阶段,尚未准备好发布。
苹果AI战略:谨慎与滞后
自2024年6月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以来,苹果虽打出口号“为所有人打造的AI”,但实际首发版本因功能缺乏亮点而未获开发者及用户认可——例如Genmoji、自动输入、上下文通知等功能反响平平。
相比之下,谷歌与OpenAI正积极推动多模态搜索、视频AI及自主代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OpenAI还与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合作开发下一代AI硬件。相较之下,苹果显得更为保守。
例如,计划中让Siri读取个人数据以生成个性化回应的“Personal Context”功能至今仍未准备就绪。
总结
- 苹果将在WWDC 2025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小型AI模型,实现如文本摘要等基础功能;
- 内部已有1500亿参数模型在性能上接近ChatGPT,但暂无公开发布计划;
- 多项核心AI项目(新Siri、Mulberry健康服务、Shortcuts智能化)均推迟至2026年或更晚,反映出苹果目前在AI发展上的谨慎态度与技术局限。
整体来看,尽管苹果具备先进的AI研发能力,但由于内部策略分歧与风险顾虑,其AI战略步伐相较行业领先者依然显得滞后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