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超人工智能(ASI)和通用人形机器人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是时候认真探讨这场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冲击了。我们是否将被迫过上无所事事且缺乏意义的“闲暇生活”?是否只有极少数仍有工作的“人类工人”被贬为 API 接口之下的螺丝钉?又或是,我们将迎来“全自动奢侈同性恋太空共产主义”的美好世界?
这篇文章是对五年前“后稀缺社会与后资本主义”相关讨论的续篇,旨在探讨 AI 对经济结构的再塑过程。
凯恩斯的预言快成真了吗?
凯恩斯在 1930 年曾预测,到 2030 年,自动化将使人类的工作时间减少到每周 15 小时。如今看来,这个预言部分成真:
- 大多数人确实比祖辈工作得更少,工作也没那么体力繁重;
- 但我们仍普遍维持在 40 小时工作周,有些高度竞争的行业甚至远远超过;
- 即便如此,有些人一周里能完成一小时“有意义工作”就已经不错了。
然而凯恩斯也有预言精准之处:资本积累确实极大地推动了 GDP 和生活水平的跃升,甚至可能还低估了人类发明新需求与新消费形式的能力。
AI 是“工具”的放大器,不是直接的接班人
大型语言模型(如 GPT)等被视为“类 AGI”工具,作为人类认知的延伸,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但作者指出:
- 虽然大多数人会从中受益;
- 但少数“超级用户”的生产力提升可能是数百甚至数千倍;
- 即使无法捕获全部收益,也可能引发**“经济失衡”现象**。
这种少数精英的极高产出能力将放大他们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稀缺品的价格通胀。
商品类型的四象限模型
文章引入一个核心模型,将商品划分为四种类型:
需求可饱和 | 需求不可饱和 | |
---|---|---|
具竞争性(rivalrous) | 房屋、基础食品、带资质教育、监管下托育 | 土地、医疗、学历教育 |
非竞争性(non-rivalrous) | 显示器、高质量电子产品、汽车、现代食品 | 软件、航空、推理算力、机器人军队 |
解释:
- “具竞争性”意味着你的消费排挤了他人;
- “可饱和”指消费有上限,比如你吃再多也只能吃三顿饭;
- “非竞争+不可饱和”的品类可能创造极大增长潜力,如 AI、机器人。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将越来越多商品从“稀缺”转换为“充裕”,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少数超级高效者在竞争“永远稀缺”的领域(如房产、医疗资源)时,可能把其他人“挤出去”。
通胀悖论:我们越富有,有些东西反而更贵
尽管总体财富提升,一些稀缺资源(如住房、医疗、土地)仍持续涨价,其原因包括:
- 高生产力者争抢非弹性资源(例如某地的学区房或沿海别墅);
- 管制与认证制度人为抬高门槛(如医疗执照、学位门槛);
- 部分领域供给被刻意维持在低水平(如城市限建、托育资格壁垒)。
我们可以通过官僚式配额控制、累进税收等方式来“均衡分配”,但这通常会带来普遍贫困而非真正的公平。
案例分析:技术如何打破旧的“稀缺陷阱”
✅ 食品的去稀缺化
历史上,粮食是竞争性 + 可饱和的资源,容易引发饥荒。随着人工化肥与机械农业发展,今天的食品已充足到你我在 Costco 随意购买都不影响彼此。这是科技彻底转变社会结构的经典范例。
✅ 医疗的技术突围
- 医疗目前属于竞争性 + 不可饱和:病人永远可以消耗医生时间,而医生数量有限;
- AI 医生或许是解法:通过低成本部署,医疗资源变得非竞争性,可大规模普惠;
- 更进一步,如果实现“逆龄化”或“延寿科技”,人类医疗支出结构将根本改变,变为可饱和的需求。
✅ 土地与住房的扩容可能性
- 土地属于“竞争 + 不可饱和”类型,尤其是海景房、学区房等;
- 可通过地质工程、海水淡化、荒漠绿化等方式增加可用土地;
- 太空殖民或地下都市也可提供“边界外逃逸口”;
- 住房则更简单:放开建房限制,扩大供给。但如何安抚靠“房产稀缺”致富的既得利益者是最大政治难题。
政策挑战:如何不制造“被抛弃者”
若 AI 超用户阶层财富暴增,社会若无配套措施,有可能制造出**“被技术抛弃者”阶层**。这将导致:
- 高度不平等的经济结构;
- 房价/地价/医疗成本加剧通胀;
- 社会撕裂、政治极化甚至暴力冲突。
技术跃迁期的正确姿势
为避免“科技进步,民众贫困”的悖论,文章建议:
- 把更多稀缺品转化为非竞争、可扩展的商品,如用技术方式解决医疗、教育与住房问题;
- 鼓励全民成为 AI 超用户,扩大技术红利的“受益面”;
- 在飞速增长中为“缓慢的调整机制”留出空间,避免中产因产业迁移而突然崩塌;
- 将政策重点从“限制财富”转向“扩展机会”,避免“平均贫穷”而非“共享繁荣”。
总结:拥抱 AI 的 GDP 超增时代,不要让人类掉队
AI 的兴起让我们站在又一次“类工业革命”门槛上。和以往一样,它将提升 GDP、创造全新产业、重塑社会结构。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或许真的能“制造一切所需”,让稀缺逐渐消失。
问题不是有没有财富,而是如何让更多人分享到这场技术创造的盛宴。
我们的任务,不是阻止 AI 进步,而是确保每一艘船,都能随着潮水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