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 本来快要揭开神秘面纱了,结果却突然被“按下暂停键”。OpenAI CEO Sam Altman 宣布,原计划发布的 GPT-5 将延后数月上线,原因竟是开发过程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突破”和“整合难度爆表”的挑战。
暂时“顶替”出场的,是两个原本只打算作为 GPT-5 内部组件的小兄弟:o3 和 o4-mini。这波操作像极了临时上场的预备队,但别小看——尤其是 o3,内部评测表现已经接近顶尖程序员的水准,让不少人瞬间点燃了期待。
Altman 在解释延迟时,提到了三大原因:其一,多个系统功能整合起来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其二,基础设施必须扩容,以应对爆炸式的用户需求;其三,也是最让人兴奋的理由——GPT-5 的潜力远比早期预期更猛,值得花时间打磨到极致。
新的 o 系列不只是临时替补,更像是 GPT-5 路上的“前哨站”。这些模型将具备可扩展架构、多模态处理能力,以及更低成本的推理能力,为后续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OpenAI 还打算把 ChatGPT 的“深度研究”功能开放给免费用户,突破此前仅限 Plus、团队版、企业版和 EDU 用户的限制。据 OpenAI 技术团队成员 Isa Fulford 透露,这项功能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很快”上线,虽然具体时间表尚未公布。
就在 OpenAI 聚焦产品升级的同时,法律战线的压力也在升级。最新进展是,美国一位联邦法官否决了 OpenAI 请求驳回《纽约时报》诉讼的动议,直言 OpenAI 的辩护像个“稻草人”,裁定新闻社提出的“协助侵权”指控可以继续推进。判决中还特别指出,有证据表明 OpenAI 明知其模型可能复制受版权保护的内容。
而且,与此案几乎同时间爆出的,还有一项重磅研究指出,GPT-4 和 GPT-3.5 在训练中可能“记住”了包括畅销书和新闻报道在内的大量版权材料。尽管 OpenAI 仍坚称其数据使用遵循“合理使用”原则,但法官的判决,无疑让《纽约时报》的起诉书分量更重了一些。
总结一下,GPT-5 虽然晚来一步,但很可能会更惊艳。只是,技术飞跃的背后,版权的阴影也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