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这家运营生成式AI服务ChatGPT的公司,已经暂停了对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服务。
背景
OpenAI通知中国用户,从7月9日起将阻止来自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流量。这一消息由中国国家支持的《证券时报》报道。
生成式AI,如OpenAI的ChatGPT和百度的Ernie,可以生成文本、图像、音乐、计算机代码和其他内容,已经在生命科学、制造、运输、安全和电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批评者担心它可能会取代某些类型工作的工人,或不公平地使用人类生成的内容而不给予合理的补偿。
中国已发布指导方针,确保本土AI遵循政策,并且不会泄露来自互联网审查大防火墙外的信息。
脱钩
OpenAI的举动正值美国财政部寻求加强对流入中国科技行业的美国投资的监管,提议全面禁止美国公民和居民对中国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投资。
分析人士表示,这将加速中美两国之间的技术脱钩。OpenAI先进模型(如GPT-4)在中国市场的缺席可能会减缓尖端AI技术的采用和整合,特别是对较小的科技初创公司而言。然而,无法访问OpenAI的大型语言模型也可能会激发本土创新。
国内反应
阿里云对OpenAI的封锁作出反应,宣布其生成式AI平台“百联”将为中国的OpenAI前用户提供替代方案。而百度则推出了一个新套餐,允许前OpenAI用户免费迁移到其AI平台。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近发布的数据,中国目前在生成式AI专利方面领先全球。过去十年间,中国提交了超过38,200项生成式AI专利,几乎是美国6,300项的六倍。
尽管如此,美国科技公司通常制造更前沿的AI系统。根据今年的AI指数,2023年美国机构推出了61个著名的机器学习模型,而欧盟推出了21个,中国则为15个。美国也在私营AI投资和新成立的AI初创公司数量上领先于中国,而中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领先。
展望
7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呼吁全球合作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强调各国在AI技术、数据和市场上的优势,并呼吁共同合作。他还警告称,迅速发展的AI技术带来的风险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并呼吁建立全球AI监管和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