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内部战略文件揭示,OpenAI计划在2025年中期之前将ChatGPT打造成一个无所不在的“超级助手”,使其成为用户通向整个互联网的个性化入口。
这份战略路线图出现在谷歌与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案中,并由《The Verge》披露。根据该文件内容,OpenAI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直观的AI超级助手”,能够代替用户处理任务、采取行动,并在不同平台间无缝切换,从而成为数字生活中的个性化接口。
OpenAI强调,这个助手既不是搜索引擎,也不是操作系统,而是“ChatGPT”本身。公司将其定位为一个具备“T型技能”的智能实体,即在广泛支持日常事务的基础上,具备应对复杂挑战的深度能力。例如,它既可以回答问题、管理日程、规划旅行、发送邮件,也能在编程等高难度领域提供专业支持。
从技术层面来看,OpenAI寄希望于新一代推理模型(如“o3”),认为这些模型已“足够智能”,可以稳定执行“代理任务”。同时,“Computer Use”等工具将增强ChatGPT采取直接行动的能力。OpenAI指出,“多模态能力与生成式用户界面”将使ChatGPT和用户能以最合适的方式完成任务。
尽管功能不断拓展,OpenAI仍强调其产品不应被视为搜索引擎或操作系统,而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个人AI代理,旨在引导用户在数字世界中导航。战略文件中写道:“这正是我们不将其称为搜索引擎、浏览器或操作系统的原因——它就是ChatGPT。”
OpenAI将竞争对手分为两类。短期内的对手包括Claude、Gemini和Copilot等其他AI聊天机器人。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传统搜索引擎、网络浏览器,甚至“与真人的交互”也被视为竞争对象。
文件中还提到一个被打码的竞争对手,其被认为比谷歌更具威胁性,因为它能在不担心商业模式被蚕食的前提下,将自家AI系统嵌入到产品中。外界推测该对手可能是xAI旗下的Grok,该系统已整合至X及其他平台。
OpenAI也强调了自身的战略优势,包括: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一个重新定义类别的品牌、在推理与多模态等领域保持研究领先、计算能力占优、顶级的研究团队,以及一群具备执行力、致力于成果交付的高效人才。由于不依赖广告收入,公司在产品开发上具备更大灵活性,同时公司文化也鼓励快速行动、大胆创新与自我颠覆。OpenAI指出,维持这些优势虽然艰难,但一旦稳固,将具备持久竞争力。
为在2025年建立护城河并推动日常使用,OpenAI制定了两项战略机制,尽管具体细节在文件中被删除。文件还暗示,OpenAI可能正在构建专属搜索索引,成为实现目标的关键组成部分。“要成为真正的数字接口,我们需要自己的搜索索引,以及在网络上采取行动的能力。”该功能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逐步上线,尽管目前细节仍有限。
OpenAI也呼吁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向AI助手开放其搜索索引,并警告称,这场竞争中对手拥有强大的分发能力,会利用分发优势推动自身产品。
此外,在2025年上半年,OpenAI暂不考虑通过新增功能直接变现,而是专注于推动用户使用频率,并在下半年测试新的收入模式。预计2026年,该公司将为免费用户探索全新商业模式。
综上,OpenAI的内部战略文件明确表明,未来ChatGPT将不仅仅是信息查询工具,而是一个全面的数字生活助手,其主要竞争对手不仅限于AI同行,还包括浏览器、搜索服务,甚至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