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宣布为一项旨在研究和开发具有道德判断能力的人工智能项目提供100万美元资助。这笔资金将分三年拨付,由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杜克大学的两位伦理学教授沃尔特·辛诺特-阿姆斯特朗(Walter Sinnott-Armstrong)和雅娜·博格(Jana Borg)领导的团队负责实施。这一项目名为“研究AI道德”(Research AI Morality)。
AI可以成为道德指南针?
辛诺特-阿姆斯特朗教授和博格教授的研究显示,AI有潜力成为“道德GPS”,帮助人们做出更符合道德的决策。例如,他们曾开发出一款算法,用于帮助医生优先判断哪些患者应该先接受肾移植。这种算法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公平和道德的框架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AI做道德判断的挑战
尽管这一愿景令人兴奋,但为AI赋予道德判断能力的道路并不平坦。伦理和道德不仅是高度主观的,因文化、社会和个人背景而异,而且AI本身缺乏人类的情感与推理能力,常常无法理解复杂的道德情境。
类似的尝试早在2021年就出现过。当时,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The Allen Institute for AI)推出了一款名为“Ask Delphi”的AI聊天机器人,用于回答伦理问题。虽然Delphi能处理一些简单的黑白分明的道德问题(例如“作弊是否正确”),但其表现很快暴露出局限性。在面对更复杂的情境时,它生成了偏见甚至不恰当的回答。原因在于,它依赖互联网数据训练,对道德问题的回答基于模式匹配,而非真正的逻辑推理或情感共鸣。
OpenAI的方向
这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一种更高级的AI模型,能够理解复杂的伦理学理论并作出更为全面的道德判断。项目负责人希望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构建一个不仅依赖数据模式的算法,还能结合伦理学和哲学原则,成为“更有智慧”的道德判断工具。
展望与意义
虽然AI在道德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一方向可能对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从医疗决策到社会政策设计,再到日常生活中的选择,能够理解并辅助道德判断的AI或将成为新一代技术革命的重要一环。
然而,研究团队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难题——如何确保AI模型的道德判断不受训练数据中的偏见影响,同时能够平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多样性。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命题。
小结
AI能否真的成为人类的“道德指南针”,还需时间验证。但OpenAI的这一投资表明,科技公司正在认真探索如何将技术与伦理结合,为未来社会提供更智能、更负责任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