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报道,OpenAI 正在加紧研发其首款自研 AI 芯片,并计划与 台积电(TSMC) 合作生产。初步试产预计需要数月时间,而大规模量产目标定在 2026 年。

这款芯片将采用 TSMC 最先进的 3nm 制程工艺,确保 OpenAI 在 AI 硬件竞赛中保持领先。项目团队由前 Google 芯片专家 Richard Ho 领导,团队规模目前约 40 人,并与 Broadcom 深度合作,致力于打造一款既能 训练 又能 推理 AI 模型的芯片。不过,初期部署预计规模较小,难以与 Google 或 Amazon 等科技巨头的芯片项目相比。
OpenAI 为何要自研 AI 芯片?
目前,AI 计算的核心战场仍由 Nvidia 主导,但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开始走向 自主芯片开发,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同时提升计算效率。Amazon、Microsoft 和 Meta 等公司早已投入巨资打造自家 AI 硬件,而 OpenAI 选择自研芯片,更多是为了在未来的供应链谈判中争取更大话语权。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 此举并不意味着会完全抛弃 Nvidia,而是希望在未来的 AI 芯片竞争中拥有更多选择,并减少受制于人的风险。
AI 芯片市场进入“军备竞赛”
随着 AI 需求持续飙升,AI 芯片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张。Amazon、Meta 和 Microsoft 计划未来几年投资数百亿美元建设 AI 计算基础设施,而 OpenAI 也参与了规模高达 5000 亿美元的“Stargate” AI 计算项目,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领域的影响力。
不过,相较于 Google 和 Amazon 拥有的 数百人芯片团队,OpenAI 的 40 人小团队规模显得较为“紧凑”。业内专家表示,要打造一款完整的 AI 芯片,通常需要数百名工程师参与,因此 OpenAI 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充团队规模。
未来展望:AI 芯片市场迎来更多竞争
如果 OpenAI 能成功推出自家 AI 芯片,未来可能会带来以下变化:
- 挑战 Nvidia 统治地位:虽然短期内无法撼动 Nvidia,但 OpenAI 的芯片计划将加剧 AI 硬件市场的竞争。
- 增强议价能力:即使 OpenAI 仍依赖 Nvidia,也能通过自研芯片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降低采购成本。
- 推动 AI 计算生态多元化:自研芯片可能会优化 OpenAI 旗下 AI 模型的训练与部署,提高整体计算效率。
目前,OpenAI 仍处于芯片研发的早期阶段,未来是否能真正撼动 AI 硬件格局,仍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AI 芯片之战已经全面升级,未来几年将成为 AI 计算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竞争焦点。